临床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以前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病,高发于40~65岁人群,现在已前移至20~50岁人群,且发病率远高于高血压和心脏病。作为直立行走的人类,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起四肢爬行动物更大,腰椎间盘长期负重后,就逐渐退变,是人体最早退化的器官之一,而且这种退化是不可逆的,不管怎么治疗都无法达到老化前的状态,退变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压迫脊髓、神经根等。
长期静坐、伏案、弯腰等是诱因在日常生活中,可引起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因有姿势不当、长期负重等,其中长期静坐是最主要的诱因。人体保持不同的姿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一样,静坐时,腰部弯曲椎间盘的负荷是最大的。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椎间盘发生退变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
如何保护自己的颈椎和脊柱?1睡眠
床以半硬为佳,过软,使人重心不稳,翻身时体位变化太大,反而疲惫不适,会造成由于人体重量压迫而形成中央低、四边高的状态;过硬,使体重集中在两至三个受力点上,容易压迫局部而影响血液循环。
枕头要够大,长度至少是侧睡时三个头的宽度,高度相当于从颈肩交界处至肩膀外缘处。侧卧时头颈与脊柱保持一条平直线,可避免颈椎侧屈受伤。
2坐姿
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舒适状态。腰部挺直,双肩后展。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可经常用椅背顶住后腰稍作休息。
工作间隙随呼吸做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应抬头后仰休息片刻,使头、颈、肩、胸处在一种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状态,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倾或后仰。
3站姿
站立时全身从脚心开始微微上扬,即收腹挺胸;双肩撑开并稍向后展,双手自然下垂;下颌微微收紧,目光平视,头顶如置一本书;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从侧面看,耳、肩、髋、膝与踝应于一条垂线。
保护男人腰椎的几个有效方法
人体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腰。虽然每天走路要用到腿,但坐下时腿已经休息了,腰还在支撑着体重。所以,腰椎的保养非常重要。
你每天坐办公室10小时,开车2小时,回家坐沙发半小时,在书房看书或上网工作2小时,有时应酬吃饭桌前坐2小时……久坐伤腰,你的腰一定累坏了……
医生说,椎间盘最主要的成分是水,这种物质从20岁就开始减少,负责维持椎间盘弹性的“蛋白多糖”开始减少的时间下限是30岁。这意味着,从30岁以后椎间盘就走上了逐渐退化的道路。调查统计显示,中国30 ̄40岁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
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椎间盘是脊椎骨骼间负责减震的装置,所以有弹性是它的最大特色。椎间盘包括三种结构:上下软骨、作为围墙的纤维环和胶状的髓核。在这三种成分中,软骨最坚固,弹性效果最强的是髓核,最容易磨损的是纤维环。当纤维环受到磨损后,胶状的髓核就会溢出,并挤占神经的居住空间。随着神经被侵占地盘的多少,又分为膨出、突出以及椎管狭窄。
1保卫腰椎行动起来
晨起活动腰部:洗手盆不要过低。熟睡一夜后,肌肉、关节都会因没有运动而不太灵活,腰椎间盘也因为一晚上的放松,吸收了水分而膨胀僵硬。此时,如果弯腰比较低会对腰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压力,让神经受到挤压。晨起最好活动一下腰部,做做前后伸、左右旋转、“伸懒腰”等动作,使腰部不至于从静止状态马上转变为增加腰部负荷的动作。
2倒退,换一种方式行走
倒退的行进方式是腰椎最欣赏的。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这让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就像自备了腰椎保护带。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恢复,不但可以让腰椎的稳定性增强,还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退行走时,最好每分钟走60步 ̄100步,每次10分钟。
3锻炼下身肌肉群
强健的腿部能有效分担腰背部负担,阻止和缓解腰疼形成。游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练习这些肌肉群。此外游泳还能够保障脊椎间组织的营养供应,维持它的弹性,提高脊椎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
4控制体重,保护腰椎
统计表明,正常人的腰椎每天前屈的次数会高达3000 ̄5000次。如果有个显着的啤酒肚,这些赘肉就是腰上挂的一个个沙包,会让身体的重心更加向前,既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锻炼。
你的腰椎有问题吗?
以下四种情况,如果有一项属于经常发生,说明腰椎开始出现问题了,应该引起重视,去医院照一张腰椎的片子,平时也要对腰部多加关照了。
1如果腰疼,轻轻咳嗽几声,发现腰疼加重了。
2熟睡一夜后腰痛仍没有缓解;向左侧卧如胎儿状时疼痛仍不能减轻。
3平躺坐起,双腿因为疼痛而伸不直。
4平躺,将双腿的膝关节伸直,并抬高,抬到一半就疼痛难忍。
保护腰椎 从改变姿势开始
1按摩拔罐均是辅助疗法
医学上所讲的腰椎病,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腰椎结核、风寒湿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患。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多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老化以后,弹性降低,在某种因素下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压出来,压迫刺激周围神经根血管,而出现痛麻等症状,发病时腰部呈撕裂样剧痛,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或咳嗽,喷嚏,均会引起疼痛加剧,并沿坐骨神经走行路线向腿部放射。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有以下几种疗法,但无论哪种疗法,急性发作期都需要卧床休息:
2物理疗法
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等,此类疗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腰椎病的病人多数伴随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肉紧张,腰椎病物压迫的神经随神经走过的部位肌肉痉挛造成腰腿痛,一般医院会用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但这只属于辅助疗法,一般不能从根源解决病症。
3药物疗法
吃药、打针、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主要有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在病早期或急性期,效果比较明显。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4封闭疗法
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5手术治疗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得了腰椎病能否运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病情轻重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治疗,绝对禁止体育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进行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戴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只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加重,就必须休息,待症状好转后方可再进行体育运动。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而起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还可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稳定性增强,起到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作用。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_倡导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