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就是立夏,立夏就是代表了夏季的开始。夏季气温较高,人们能量消耗会比较大,更何况是小孩呢;尤其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如果在夏季稍有不注意,就会可能感染疾病的发生,这样会容易伤身伤健康。
家长应该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孩子中暑或生病;尽量给孩子一个凉快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夏季比较炎热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开空调,但温度要调到最适宜孩子的温度,建议控制在25-30度,与室外的温差不宜超过5度,空气湿度应该保持在50%左右。
夏季孩子穿着需注意,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避免中暑感冒。孩子外出的时候,最好带上防晒帽和水,以及一些防暑用品,炎炎夏日,要给孩子勤洗澡、勤换衣物,室外活动需控制,不适合常在室外活动,避免中暑等疾病发生。
多给孩子喝水,这是比较关键的,婴儿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加喂一次水。夏季里,儿童一般都喜爱吃冷饮,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冷饮是比较高热量的东西,不是吃的越多越解暑,这种观点是严重错误的,如果孩子哭闹要吃,可以适当的给一些就可以了。建议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水果、果汁等,这些是比较消暑抗热的食物。
遇到对于疰夏症状较重的儿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一些“饮食疗法”,或服用一些药物,如香沙六君丸、六味地黄丸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天气条件,既不能在暑日下暴晒,又不可贪凉露宿,以防因中暑、感冒而加重疰夏病情。
立夏时节是儿童发育最快的时候,因此,日常生活饮食应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及时补充钙质、维生素以及食物营养,尤其要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衣着和体育锻炼。
立夏饮食吃什么好夏季气温比较高,人体丢失的水分会比平时还要多,所以必须及时补充水分。蔬菜和水果中的水分,都是纯天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的,一个人每天吃500克的瓜菜,等于喝了450毫升高质量的水,且瓜类蔬菜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都属于凉性蔬菜。另外,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1多吃水果补充水分
立夏过后气温升高,由于出汗的增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多吃水果不仅可以补充水分,更是消暑和补充身体养分的首选。按照中医的说法,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的区分。事实上,水果也是有性味寒凉的区别。肠胃不好的人,最好是选择“温和”一点的水果,不要太甜,也不要太酸。虚寒体质以及胃寒、胃溃疡的患者,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寒凉食物。有的人吃芒果会感觉皮肤发痒,是因为芒果皮有组织胺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因此吃水果之前应该有所选择,否则也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2多喝水、少喝饮料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初夏天气都比较干燥,人体每天的进水量应达到2000—2400毫升。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
一天水分的补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预防上火。不宜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3饮食要合理健康
夏季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但也不能拒绝荤菜。建议大家应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气味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油炸等食物。可以适当的摄入一些瘦肉、鸡蛋、牛奶喝鱼类等等,在烹饪的时候建议不要做的过于油腻。
4苦味可以多吃一些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2请勿频繁洗冷水澡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都比较喜欢户外活动后回到家中冲个凉水澡,这样既精神又清爽。但这里大家都特别注意了,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洗澡。
通过小编本文的详细介绍,大家知道了关于立夏我们该如何应对的事项了吗?立夏代表着夏天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做好防暑工作,合理科学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立夏保健养生,从自我做起,大家现在赶紧行动起来吧。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