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在的老人大多都很孤独,有管部门进行了调查,有四成老人认为自己只是个负担,这样的情况很不好,为何老人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呢下面来一起看看有关的报道吧,多关注来人健康。
四成老人自认是负担
10月11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虽然自己没有退休工资,补贴什么的,但是身体还是自己的,通过42式太极拳你可以让自己心态平和,精神也会好很多。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我们的老话,但高达四成的受调查老人,居然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不免令人唏嘘不已。这些老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自我“检讨”,不外乎两点原因,一来他们年老体弱,失去了挣钱能力,吃穿用乃至看病皆需儿女孝敬,感觉过意不去,给孩子添麻烦了;二来有些做子女的不孝顺,对父母不恭不敬、不孝不顺,时不时流出嫌弃之意,甚至虐待老人,老人困苦无奈之下备感自己是子女的累赘。
老人健康心理要有五原则
说到底,老人自认是负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人视年迈父母为累赘。有媒体报道,有不孝子,嫌弃七旬父亲年事已高,且患上痛风、心脑血管等疾病,认为是累赘,而不尽赡养义务,导致父亲无处安身。这样的不孝子不是个别。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赡养老人,这是最基本的人伦底线,也是富有文化沉淀的历史传统,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唐朝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这种说法在今天也许不太合时宜,但孝顺父母不能讨价还价,不能视父母为负担,嫌弃父母老态龙钟。有一句话说得好,当父母变老时,请不要嫌弃他们,你在慢慢长大,他们却在慢慢变老。请紧握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
需要告诉那些认为自己是家庭负担的老人,切莫再有这种想法。一方面你们不是负担。另一方面,即便是负担,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子女赡养,这是权利。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当然,时代在变,养儿防老并不可靠。国家有责任让每个公民晚年有保障、有尊严,特别是那些农村老人,他们的子女谋生艰难,养老能力薄弱,政府就应该伸出援手。此外,还可以从制度设计上激发民众的养老热情,像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减免税务鼓励纳税人赡养父母。这可为我们所借鉴。
心理健康知识改善老人心理
老人健康心理要有五原则
要掉
老年人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对于有社会地位的人来讲尤为重要。老年人离退休后,不要再讲我是某某长、我是老专家、我是老教授、我是著名艺术家,想当初我如何如何等。要把自己放在一名普通老百姓的位置,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问题和处理周围事物,心态才会平和,心身才会健康。
要跳
老年人要经常活动,而不是单纯指跳舞。“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机体充满活力,还可以调节情绪。
要笑
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乐观情绪,时时保持着愉快的心态。每天对着镜子笑几次,就会有好心情。
要俏
老年人的穿着要漂亮一些,让自身的形象更美一些,这样就会感觉年轻了许多,别人也会看到其焕发出的青春朝气。
老人健康心理要有五原则
要聊
老年人要经常与别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封闭自己和孤独感是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原因之一。聊天是一种最经济实惠而且又非常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活动,对防治抑郁症和痴呆均有益处。
心理疾病如何预防
l.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
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老人健康心理要有五原则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护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知与社会的关系
老人健康心理要有五原则
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结语:老人的心理健康是做子女的必须面对的,很多老人现在都很孤单,容易得心理疾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虽然有些老人没有工资拿,但是也不能就这样觉得自己是子女的负担。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