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躺下5分钟内睡着
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而忙碌,导致绝大多数人经常在工作和夜生活上面花费大量的视角,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少。
缺乏睡眠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还会使人变笨、变迟钝、记忆力衰退、判断力变差,和人互动变得冷漠以及对事物的好奇与动机大幅减弱。
近年来,更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之间有高度的关联性。只要每天少睡一小时,长期累积下来足以造成身体的病变。
缺乏睡眠的危害非常严重,它可能会造成各种意外事件的突发,因此睡眠的问题一再被科学家所证实。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表面,通常普通人只需要连续保持清醒的状态17至19个小时之后再开车,其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几乎等于醉酒驾驶。
2越睡越少的现代人
美国每10年一次的大规模健康普查显示,现在的美国人一天的睡眠时间比起他们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平均少了20%。美国宾州大学最近发表一份长达10年以上的追踪结果显示,8%的女性以及4%的男性有慢性失眠,平均一天只睡6小时。特别是男性,慢性失眠加上长期睡眠不足,死亡率是正常人的4倍。
相较于美国,台湾的生活更紧张忙碌,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夜生活上,相对睡得更少了。据估计,台湾慢性失眠的人数高达250万,居亚洲之冠;根据健保局2009年的统计,台湾人一年吃下的安眠药、镇静药丸超过13亿颗。
三种方法判断睡眠好坏
要知道自己的睡眠够不够,有三种方法:
1早上不靠闹钟可以醒来。除非是极大的压力,如果我们睡眠充足,大脑会自动觉醒,在该醒来的时间醒来。
2可以自己测试一下,放松心情,轻轻的躺下,只要能够在5分钟内自动进入睡眠状态,那么就表示你的睡眠不足,而且身心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3白天很容易就打盹,也是睡眠不足的迹象之一。
睡不着怎么办
1有规律的生活是避免失眠最有效的方法
养成定时睡觉与定时起床的习惯,顺从你的天性,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建立良好的生理时钟。遇到周末假期,避免睡懒觉,睡多了对人并无益处。有时因事而晚睡,早晨仍应按时起床,避免生物钟的扰乱。
2好的环境有助于快速入睡
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温度要适宜,气温以18~20℃最佳,尽量做到冬暖夏凉。如果室内空气太干燥,地板应洒水,也可以用加湿器。保持卧室空气流通,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
3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全身放松的卧姿,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4坚持睡前的习惯性活动
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临睡前放松心情,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5饮食调理
晚餐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尽量少吃难消化或油腻有刺激味的食物。
日常饮食上适量选食一些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食品,如河鱼、海鱼、牡蛎、虾、葵花籽、大枣、猪肝、猪腰、核桃、花生、苹果、蘑菇、豌豆、牛奶等。
无论太饱或者太饿都会影响睡眠,饥肠辘辘不得入眠,但吃的太饱也会难以入睡,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晚餐七八成饱即可。
睡前2小时应尽量避免饮用酒,咖啡,茶,可乐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不少人认为饮酒有助睡眠,虽然酒后容易入睡,睡眠却不易持久,醒后很难再入睡。
6饮热牛奶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促使大脑分泌促进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7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入睡
白天进行散步、气功、太极拳等运动,能够提高人体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使之有张有弛,有利于晚上安静入睡。但睡前半小时内不适合过劳过力的工作和运动,不要试图借剧烈运动使自己疲倦而入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有傍晚或晚上锻炼的习惯,最好能在睡前2小时进行。
8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上床前要情绪稳定,不要带着问题上床,暂时放在一边,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待第二天处理,闭上眼睛静静入睡。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的轻音乐或歌曲,使混乱的心情随着音乐节奏缓和下来。有些人对连续几天出现睡眠不好或失眠的情况感到紧张不安,认为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而这类担心导致过分焦虑,越是紧张,越想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9睡前洗个热水脚
脚底有很多人体器官的反射区,上床前以40℃~50℃温水洗脚后,搓揉脚底片刻,能刺激脚底反射区,调整各脏器的功能,使之运行协调而有助人体生理作息规律的恢复。冬天更应该将脚部搓至温热,会使你全身感到放松舒适,有助于睡眠。
10睡觉前洗个澡
洗澡可以提高体温,使人困倦。水温以37℃—40℃为宜,超过40℃会加快心跳、刺激交感神经,使人过于兴奋,难以入睡。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人在体温下降时容易入睡,而入浴后体温会有所上升,所以最好出浴后先稍事间隔,待体温下降后再就寝。
11上床即睡
要按时睡觉,一般晚上不要超过11点,上床就关灯睡觉。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如果半个小时还不能入睡,最好不恋床,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伤,不要勉强入睡,起来干点事如看书或看电视,读一些轻松的书,听点舒缓的音乐,待有睡意时再上床。
12以上建议如果无效,切忌擅自服用安眠药物,因为安眠药只是抑制或麻醉的睡眠,其化学效应对中枢神经具有抑制作用,不能帮助失眠者获得真正良好状态的睡眠。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要及时求医。
13有助睡眠的食疗方,有一定的催眠功效
(1莲子肉(去皮带芯)30克,龙眼肉5克,烧制点心或煮粥食用。
(2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一日2次。
(3莲子心茶。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将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当茶频频饮用。可清心除烦,对阴虚火旺型失眠有一定的帮助。
(4葱白8根、大枣15个、白糖5克。用水2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1次服完。本方用治神经衰弱失眠症。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同时服用此方,疗效更好。
14适宜的按摩也有助睡眠
(1按摩穴位法:取涌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钟。如果结合温水洗足后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后缘与跟腱的中点。
失眠穴:位于内踝骨与外踝骨连线,在脚底的中点。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1/3之处凹陷中。
(2摩擦涌泉穴: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