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与洗脸最好分开进行,洗澡的时候最好不要洗脸。
相信许多人都习惯在早上洗澡时一并完成刷牙、洗脸的动作吧!毕竟这样能省下不少的时间,让必须在一大清早就赶着上班或上课的你能够争取多一些的睡眠时间。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是非常伤害脸部细嫩肌肤的行为!
国外著名的皮肤科专家指出,洗脸时应该要用冷水或是温水,但大多数人洗澡时都比较喜欢用偏热的水,造成脸部肌肤脱水。
因此她会比较建议大家在洗手台里做脸部的清理工作,这样就能更好地调节水温,避免用太热的水洗脸。
长时间用热水洗脸其实是对皮肤非常不好的,如果你在洗完脸之后,肌肤总是会出现一块一块的红斑,那就表示你是时候在洗脸前先调节水的温度了。
对容易红肿的敏感性肌肤而言,用热水洗脸会导致血管和微血管扩大,从而形成难看的红斑。
原来看似方便的在洗澡时一并洗脸的行为竟然就是导致皮肤脱水的元凶,为了省那一点点时间而伤害了自己脸部细嫩的肌肤实在不值得啊!
不是觉得自己平时的护肤工作已经很到位了,可是肌肤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一直以为我的肌肤是属於强韧的油性肌,但是没想到泛红、长痘痘等问题竟然是敏感肌的表现!这时候,你就要注意啦,也许你已经犯了护肤大忌。
1错误1:洗澡时顺便用莲篷头冲洗脸部
错误原因:温度与水压太高。
总是在冲澡的时候一并卸妆洗脸。本来以为用莲篷头流动的水冲洗的更干净,没想到大错特错!
因为洗脸应该用微温的水,冲澡的水温太高了。此外用莲篷头直接冲洗脸部水压也过高。最好还是用手泼水来洗脸!
2错误2:洗完脸冲洗完毕后发际的泡沫没有洗干净
错误原因:洗完脸后最好照镜子确认是否有泡沫残留,残留是造成敏感肌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洗脸时都没注意到发际有残留泡沫,有些人甚至发现了也不用水冲干净,只用毛巾擦擦就了事。
残留的洗净成分非常可能造成肌肤敏感,因此洗完脸后一定要详细检视是否有泡沫残留,最好的方法是大范围冲洗,到发际线都弄湿的程度比较安全。
3错误3:因为敷完撕除式的面膜后肌肤变得很光滑细緻,所以经常使用
错误原因: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说明。
由于撕除式面膜效果明显,因此很多爱用者便不遵守使用说明,连续使用,希望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殊不知这样反而造成反效果,因为撕除的行为会对肌肤造成负担,持续使用会让肌肤的防御力变差,形成易敏感肤质,影响肌肤状况。
4错误4:肌肤出现发痒等敏感症状时,完全素顏就出门了
错误原因:素顏无法抵御外在环境的刺激。
的确在出现发痒等敏感症状时,最好不要再刺激肌肤,但是素顏外出的话还是要谨慎而行。紫外线、空气污染、空调等的影响可能会让过敏症状更加恶化,因此最好使用敏感肌专用的隔离霜或粉底打底。
但是要注意只要上薄薄的一层就好,不然卸妆时又会对肌肤造成负担。
5错误5:肌肤產生敏感现象时,立刻全面改用敏感系列保养品
错误原因:应该避免一口气更换所有的保养品。
想要让敏感肌肤早日稳定下来、因此一口气全面改用抗敏保养品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做反而是造成肌肤的负担。
万一在更换保养品的过程中,肌肤出现干燥或其他问题,也无法知道究竟是哪个单品与肌肤不合。
最好的替换方式是与保养品的使用程序相反,先替换最后使用的乳液或面霜,然后每天一个单品逐渐替换。
6错误6:洗完澡后还没上保养品就先吹头发
错误原因:吹风机的热度会让脸部肌肤的水分丧失。
很多人洗完澡后会马上把头发吹干,洗完脸后无防备的肌肤很容易收到吹风机热风的侵害,而丧失水分与滋润。
因此最好是擦完保养品、将肌肤调理好之后再吹头发。为求方便,也是先吹头发一族,没想到这点小疏忽也是日常护肤的大忌。
温度不宜过高
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
洗澡水温度太高,会造成皮肤脱水,可能会发生昏厥,而且对皮肤不好,会伤害皮肤,一般情况下水温在37度左右为宜。
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在洗澡的时候,空气不是很流通,而且有水蒸气,会让浴室闷热,容易缺氧,而且水温让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往四肢多,流向大脑减少,使大脑缺氧,容易昏厥。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分钟左右。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运动后身体需要散发热量,毛细血管扩张,如果这时候用凉水洗澡会让毛细血管突然缩小,对身体不好,运动后也不能洗热水澡,会造成大脑缺氧。
醉酒后不宜洗澡
醉酒后不宜马上洗澡,首先酒后洗澡容易摔倒,而且酒精发作起来晕在厕所,而热水不断流,容易造成窒息,其次酒后身体发热需要排除热量,洗澡后身体凉爽了,但是热量没排出去,会加重醉酒的状态。
饭后不宜马上洗澡
俗话说“饱不澡,饿不跑”是有一定道理的,饭后肠胃正在消化,如果洗澡会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容易消化不良。
洗澡必须通风换气
洗澡的时候必须换气,不然容易头晕造成晕倒窒息。洗澡的时候可以开一点窗户,如果没有窗户就要把浴霸的换气打开。
洗澡时注意防滑
洗澡的时候注意防滑,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平衡比较差一些,容易摔倒,洗澡的时候把防滑垫垫上。
洗澡前喝一杯水
洗澡会出汗水,水分流失,所以在洗澡之前补充一杯水。
饱食或空腹都不宜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吃完饭后马上洗澡,其实这是对身体伤害很大的。刚吃完饭,我们的消化系统开始工作,人体要从浑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肠胃帮助消化。
大量血液会聚集在胃部,而其他器官处于相对缺血状态。此时洗澡,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消化道血流量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诱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也会加剧心脏缺血,尤其是老年人,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心绞痛或猝死的危险。而如果空腹洗澡,很容易出现血糖降低的情况,严重会出现晕厥的症状。
要掌握洗澡时间和温度
洗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30分钟,过长的时间会增加皮肤的脱水,令人产生疲劳,增加心脏和血液的负担,造成昏厥。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
水温在37℃至40℃之间为最佳。水温过高会浑身皮肤血管扩张,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到皮肤表面,易引起心血管急剧缺血,造成心血管痉挛。
也有些人在夏季喜欢洗冷水澡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但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因为冷水的刺激会使皮肤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的阻力就会加大,从而会加大心肺的负担。
力度要适中
在洗澡使不要过度搓洗,否则会造成洗脱皮脂膜,致使皮肤干燥,严重的会造成皮肤破损等。洗澡时以适中的力度清洗即可。
同时,洗澡时最好选用中性或是弱碱性的沐浴露,若是油性皮肤或皮脂腺分泌特别旺盛时,才能使用碱性稍强的沐浴产品较佳。
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头面部血管会急剧扩张,如果此时将水淋在头上,血管就会急速收缩,就会容易头晕、眼发黑或呕吐等症状,所以一定要注意酒后不要洗澡。
洗澡误区为干净使劲搓
皮肤的屏障保护层由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构成,不仅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避免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特别是水分。使劲搓就会使这层保护膜破坏。如果洗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是搓洗过度了。因此,建议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用搓澡巾。
用太多沐浴露
沐浴露通常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若长时间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导致出现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因此,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就够了。若身上不脏,用清水就好,洗后尽量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结语:洗澡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但是在洗澡的时候也不能太过盲目,选用正确的方法,注意一些洗澡禁忌,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各位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洗澡和洗脸最好分开来进行,这样分区会更加的健康哦,别忘了。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